世界是設計



die welt als entwurf







  • 作者: 奧托.艾舍
  • 原文作者:Otl Aicher
  • 譯者:陳盈瑛,吳萬寶
  • 出版社:木馬文化
  • 出版日期:2014/04/02
  • 語言:繁體中文










  • 定價:340


  • 優惠價:79269
  • 優惠期限:2014年04月30日止


訂購網址: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7926/products/0010630353





奧托?艾舍(Otl Aicher,1922年5月13日-1991年9月1日)

◎?? ?是德國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設計師之一,同時也是國際知名的設計師。

◎?? ?為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做的設計,被公認為歷屆奧運視覺系統的經典。

◎?? ?企業識別的創造者與開拓者,知名作品是:慕尼黑奧運整體設計、漢莎航空、法蘭克福機場。

◎?? ?創造Rotis字體,對字體的地位非常看重,他提出把字體設計工作看作一個大的模型和創意的來源。

◎?? ?創辦烏爾姆設計學院,其影響力與成就與包浩斯學院相當。烏爾姆藝術學院的最大貢獻,在於它完全把現代設計──


包括工業產品設計、建築設計、室內設計、平面設計等,從以前似是而非的藝術、技術之間的擺動立場堅決地、完全地移到科學技術的基礎上來,堅定地從科學技術方向來培養設計人員,設計在這所學院內成為單純的工科學科。

在構思設計裡,人找到自己。

我們生活在其中的世界,是被我們製造出來的世界。

本書與構思設計本身的面向有關。在此,不把設計理解為精製、美化、裝飾。設計一字的最初意義隱含構思起草。設計首先是構思,雖然這個字在這段期間主要意味著美學上的整容。在構思設計中,人將自己的發展握於手中。發展對人而言,不再是自然,而是自我發展。

書中許多篇文章有著挑釁的基調。這個基調,沒有文學上的動機,不是風格,而是來自於刺激。

奧托?艾舍要求一種徹底的回歸到根本。人們應當學會「活出自己的想法,自己規劃草案根據自己的設想努力工作並且根據自己的概念行動,」 而不是完全盲目的依靠政府,經濟權勢或精神權威。只有這樣,人才不會被周圍的關係被定位,而是自己主動去創造生活。在他作為設計師的四十年裡,他所設計的海報,符號標誌,書籍,展覽,表現式圖片和字體都是以這樣明確的理想概念作為出發點。

奧托?艾舍喜歡爭論。所以這本書裡有從實踐中得來的報告和有關設計史和建築史的插曲,但也有針對文化政治題目的攻擊性辯訴。當代的現代主義已經完全退化回基本的視覺美觀,所以他以一種有效的頑固意志,努力著為現代主義爭取一種新的創新。強調無論如何美學不能縮水成藝術。

?設計與事態有關,是和語言同源相近的

語言也有許多價值,諸如具備了複述事態的能力。它的功效在於也能複述那個至今尚未說出的事態。它的尺度是像在抽象藝術裡透過語言自由操作內容,尋求它的準確性,人們會認為是失敗的。

設計在於發展符合其事態的產品。也就是說,首先它們要順應新的事態。在一個改變的世界裡產品也必須改變。

?技術與美不可分

真正的技術是有所不同的。它是物質化的智力,結合目的性、以最少的花費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

技術上正確的不一定就是美的。技術的優化和視覺的優化是兩種不同的東西。但即使它們有不同的法則,以及是根據自己的類別去執行,它們都不能被分開。美是仰賴正確的事物,而且正確的事物必須在最佳的美學中開展。

?包裝是謊言

一切都是設計。一切都可以被完成。所有的一切,生活的、日常的、私人的和公共的,都需要力量、精神、負責任的造型設計,進而掌握創意。但若僅顯示一些東西是不夠的。包裝是謊言。今日所有的一切都看起來都很不錯,但我們知道好看意味著什麼。特別是對那些想欺騙人的人。我們需要讓目光穿透裝飾,客戶也會因此而好奇。

?好產品所傳達的信息

設計師的工作在於,在一種異質因素的衝突領域中去創造、去評判秩序規則。

產品始終是一種標記,而產品的品質應當是該產品標示出它是什麼。產品造型除了建立技術品質、使用品質,還有一種信息品質,即讓產品變得透明的、可理解的、明智的,涉及產地、生產作業、媒材、結構和需求。一個真正好的產品表現出來的就是如它的樣子。

?世界只有兩種建築

從溝通的角度來看,只有兩種建築:一種是呈現,一種是代表;一種是呈現出一棟建築物為何在此,另一種則是展現一棟建築物如何令人印象深刻。有一種是告知的美學,一種是表達和展示的美學。有一種會說話和一種雕塑般的建築。

?外在來自於內在,內在來自於外在

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企業形象有個優點,就是無需口述自我讚揚,就能對外產生強烈的影響力。這主要是腦力的勞動,需要企業、設計團隊與草案之間進行持續的深入討論才能完成。過程中,企業主與設計師要潛入彼此的理念。外在來自於內在,內在來自於外在。既然把理念引入產品內,製作就會成為理念,理念就會成為製作。除了產生圖像外,還有態度。

?純美學只會帶來一種危機

一切具體的,一切真實的都有自己的美感特徵。但藝術作為純美學只會帶來一種危機,使得一切真實世界中需要的美感被忽略。不管怎樣美感不能有太多的分類,基本上只要兩種:純正的和平凡的,就像我們不能把宗教性的道德理念和生活中的道德理念分開來看一樣。

?設計是生活方式,設計不是化妝品。

一把讓人無法安穩久坐的椅子,它是一把劣質的椅子,也有可能成為一件藝術品。只要把它掛在牆上,在一個不屬於它的地方,它就成為精神的配件。這樣的「它」從來就不是好設計。

本書特色

◎?? ?通過這樣一再反思的做事方式,產品的實用價值會被定為標準,而不是對抽象交換價值的期待。

◎?? ?一個設計的正確性,要決定於它是否全方面的覆蓋了它的設計用途。

◎?? ?問題不再是我需要什麼,而是我是否需要。目的的意義必須被審核。

◎?? ?回到最基本的事物,回到產品,回到大街小巷,回到每日的生活,回到人性。我們要回頭。這根本和一個藝術化的日常生活沒關係,重要在於實用。相反,這是一個反藝術,一個文明工作,一個文明社會文化。

名人推薦

徐明松 銘傳大學建築系專任助理教授

安郁茜 建築師

阮慶岳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教授

許瀚文 字體設計師、文字設計師









arrow
arrow

    hjv2hxw1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